第867章:难以置信-《明末黑太子》


    第(3/3)页

    这大概不应有假,其他事情,那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了,但这也足够惊人了。

    “那飞天之物不过是科学院所造,叫甚子宋……宋应星造的。被狗……太子强行夺取了名声,太子方年十岁,不过是个孩童而已!”

    侯方域是全然看不上狗太子的,若无厂卫帮忙,他一人便能打死十个与太子一般大的孩童。

    “朝宗,你可知科学院?”

    周延儒对这个新设立的衙门很是好奇,尤其是科学院研究的项目,更是让他兴致盎然。

    “大致便是制造那些奇淫技巧之物的地方,放着圣贤之书不读,反而研究如此低贱之物,还枉费了百姓所交之税银,分明是在舍本逐末!”

    侯方域听说此衙门是太子指定建立的,便对科学院更加深恶痛绝,这便是个助纣为虐的地方。

    “听说那宋应星此前在福建仅是个正八品的推官,被太子直接擢升为正三品的科学院院长,当真了得!”

    宋应星的故事已经在江南传开了,据说本人才高八斗,此前被埋没,前不久方才被太子挖掘出来,周延儒自然也是不止一次听说过。

    “倘若真有本领,也不至于只做个推官了!”

    侯方域对于狗太子任用的官吏,不论本人如何,一律不会褒奖,因为这些人都在助纣为虐。

    “朝宗,适才你不是说飞天之物是此人所造么?”

    冒襄觉得侯方域所言前后矛盾,急忙提醒,免得在周师面前闹笑话。

    “或许是此人所造,或许是众多工匠集思广益而成。太子能横征暴敛税银,自然可以将此法照搬过来实施。那科学院不过是掩人耳目之名好,目的便是遮掩太子窃取他人奇技之行为。”

    若是有机会,侯方域真相放把火,烧掉科学院这个地方。

    让狗太子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如此才能大快人心!

    “朝宗,莫要如此轻视科学院!”

    周延儒可是听说熊人霖也在科学院当差,这可是个有本事的人。

    “非学生刻意如此,周师,江南士子素来以儒学为至尊,东林历任魁首,皆饱读诗书,不曾有匠户出身。若有士子推崇奇淫技巧之物,定会被他人鄙夷且耻笑,视为不学无术之辈。再者,朝廷科举,独推儒学。下至乡试,上至殿试,无不如此。若工匠造一物便可胜过十年寒窗苦读,如此求学还有何用?周师如此雅兴,莫非有意入科学院?”

    侯方域觉得自己说话或许有失公允,但说的也是事实,只是他人已然不屑说而已,又不是不曾说过。

    若士子看见工匠雕刻一人物,即便栩栩如生,也只谈此物如何好,断然不会抬高对方,从而贬低自己。

    莫说江南一带,放眼整个大明官吏富绅,无不如此认为,非自己一人之言,而是当世之公理也!

    “……朝宗,为师也不过是好奇而已,难道你不想看看那飞艇是如何升空的?”

    陡然被这个后生给反问,周延儒心里很是不悦,但表面还是比较淡然自若,随便找了个理由便可搪塞过去。

    “无非是个巨型孔明灯而已!”

    侯方域对飞艇的结构不曾了解,但可是亲手做过孔明灯,想必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说上面还可载人!“

    冒襄也从报纸上看过飞艇的介绍,当时被震惊地不得了,连连称赞,若是能够得见,也是三生有幸了。

    “此为报纸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当须眼见为实!”

    侯方域是不相信孔明灯能载人的,不然前朝便应该造出此物了,何须等待千年之久?

    孔明灯当然可以做大,但能够装载上百斤的活人,那便是另外一码事了。

    对于这件事,侯方域还是觉得必须亲眼见过,才能认为此物存在。

    “周师,若太子爷当真取胜,东林又该当如何?”

    冒襄又想到了太子或许凭借飞艇取胜,故而才要询问一二,好早作打算。

    “为师先须与魁首等人商议!”

    若钱谦益被厂卫抓获,那就无须与其商议了,刚好帮自己除掉了一个障碍。

    钱谦益可是周延儒复出之路上的绊脚石,死死挡住了他所欲走的仕途。

    一旦钱谦益东窗事发,像侯恂一样被长期关押,只要自己运作得当,便会成为东林魁首了。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再交好首辅瞿式耜,拉拢朝廷里的一些人,送给皇帝些许银两,说不定自己便能入阁了。

    入阁之后,再找机会扳倒瞿式耜,如同当年温体仁对自己所作的一般,自己又能当上大明首辅了!

    经历过了这番波折之后,自己这首辅必定可以当得长久一些,超过温体仁的任期也不算太难。

    北廷连薛国观那种不学无术之人都能任用,自己不说学富五车,在学术方面也是稳稳超过了薛国观那厮。

    太子不待见自己,北廷去不了,自己便可以在南廷某个差事,哪怕先从钱谦益的翰林院掌院做起,也是不错的。

    钱谦益带着东林反对商贾,等于摸了崇祯的逆鳞,即便钱谦益没有公然参与,也是暗自默许过可以如此行事。

    但他没想到今时不同往昔,皇帝不怕士子们再闹了,闹了便出动厂卫大肆抓捕。

    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周延儒当然能够猜出个大概。

    可皇帝接下来会如何决断,那就很难揣摩透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