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大败联军-《明末黑太子》


    第(2/3)页

    侯赛因也能从后方调集骑兵过来,但粮草消耗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现在只是九月份,巴尔干地区的粮食还没收上来。

    大幅度增加前线骑兵的话,对补给的压力实在太大。

    即使真要这么做,也要等到十月份。

    也可以从周边征集粮食,但在波兰南部地区,由于翼骑兵的游击,此举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

    在军粮不够充分的前提下,是役就必须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好消息是在战前,侯赛因又获得了一百辆蒸汽坦克。

    对于正面阻击敌军骑兵集群的冲锋,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横队的模式大规模推进,这依然是波立与神罗的陆军战术。

    索别斯基此前吃过一次亏,但并不认为这个战术有重大缺陷。

    而且一旦让步兵单位以散兵队形向前进攻,恐怕在敌军的弹雨之下,用不了半英里,就这变成一群散兵游勇了……

    不过对以往的肩并肩的密度有所调整,变成每人与前后左右的距离变成两步,但必须在军官的指挥下进攻,不得擅自脱离自己所属的作战单位。

    为了保护己方士兵,同时削弱敌军的炮火优势,索别斯基也遣人在战场上释放大量的烟雾弹,只要能生烟的东西,都可以扔过去。

    至少可以保证己方士兵在一千英尺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同时装备了大量包铁盾牌。

    在没有战车掩护的情况下,这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神圣罗马帝国与北方联盟所组成的联军从东北方与西北方,向位于正南方的奥斯曼军队发动进攻。

    双方距离大约两英里,侯赛因认为按照其推进时间计算,步兵大约需要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才能冲到自己眼前。

    由于担心泄密,侯赛因在战前并未宣布是役的战术。

    使得对方还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以为己方步兵在挖掘用来阻挡骑兵冲锋的壕沟。

    然而奥斯曼步兵的壕沟越挖越深,因为命令就是让他们挖掘深度及胸的壕沟。

    在可以快速换班挖的情况下,壕沟在半小时之内便构筑地差不多了。

    当炮声响起时,奥斯曼步兵已经可以躲在壕沟里看热闹了。

    对于这种战术,他们也是头一次碰到。

    但毕竟自己有了掩体,就不用害怕对方打过来的炮弹和子弹了。

    壕沟后面是坦克,壕沟前面是陷马坑,坦克后方还部署了大量骑兵用于反击。

    奥斯曼骑兵自然不会走陷马坑,而是会走故意留出来的进攻通道。

    如果被敌军骑兵的尸体堵死,那就正好不用反击了……

    侯赛因对于源自明帝国的“出奇制胜”这个词很有兴趣,是役就想验证一下。

    制胜不敢断言,但应该可以降低己方的伤亡规模。

    当敌军步兵冲过来的时候,有了壕沟与坦克的双层保护奥军上下就不感到害怕了。

    壕沟看似稀松平常,但在战时,却可以起到安抚军心,特别是让步兵感到安全的作用。

    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只要步兵在敌军的打击下先行崩溃,那多半就无法取胜了。

    侯赛因的应对之策便是先给步兵们找个窝,能拿多少战果并不重要,自己别先慌乱就行。

    除了近卫军之外,其他奥斯曼军队,尤其是步兵的战斗意志是很成问题的。

    与其说是为了防御敌军突击,不如说侯赛因是担心被自己的步兵给玩了……

    此事绝对需要未雨绸缪,以前屡次进攻中欧受挫,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前些年进攻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区,正是由于奥斯曼步兵方阵被骑兵打崩,导致全线崩溃。

    这次侯赛因倒是要看看,对方还怎么打崩己方躲在壕沟里的步兵!

    有了战壕之后,敌方的炮弹几乎就打不到自己的步兵了。

    只有迫击炮能威胁到,但这种火炮的射程很有限,暂时发挥不了作用。

    除了坦克周边,侯赛因将超过一半数量的步兵都塞进了战壕里。

    奥斯曼军队已经大规模换装了燧发枪,位于欧洲前线的部队则是全员装备了这种轻武器。

    尽管射速比火绳枪快一些,但装填弹药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两人用一个坑位的话,正好可以交替开火……

    这也导致了神北联军的步兵在冲锋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多少对面的同行。

    出现在坦克周边的奥斯曼步兵只是一少半,其余都在战壕里就露出个脑袋来开火。

    这样的战术不但降低了损失,而且只要把燧发枪往土堆上一架就能射击,还增加了稳定性,从而提升了命中率。

    进入五百英尺的距离之后,随着达到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里,战场烟雾逐步消散,神北联军步兵的伤亡人数开始攀升。

    能够快速开火的坦克炮以及威力惊人的迫击炮弹,在同步收割步兵的生命。

    最初的一英里,神北联军仅仅损失了不到五千步兵。

    最后的一英里,没等冲到奥斯曼军队的战壕前,便已经倒下了接近两万步兵。

    等于损失了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步兵,伤亡不可谓不惨重。

    正版坦克与冒牌战车的差距也显现出来,铁包木头的战车在近距离完全扛不住坦克炮的猛轰。

    胡斯战车最初也只是给火枪兵提供一个阻击敌军骑兵冲击的移动掩体而已,根本就没考虑过反坦克。

    舍不得给这种战车安装铁板的话,到了战场上,倒是可以防御步枪子弹,但遇到坦克的话,那真会变成移动的靶子了。

    在研制这种陆战利器的伊始,昊菁皇帝就明确说明,坦克不光要防骑兵突击,还要防对方的战车推进。

    因为战车后面肯定会有大量步兵跟进,光是战车攻过来,那一点威胁都没有,分分钟拆光你的四个轱辘!

    坦克炮的炮弹也有两种,一种是大力丸——实心弹,一种是榴弹,也就是霰弹。

    前者用来反战车,后者则可以对付敌军的骑兵或步兵。

    在坦克面世之前,十七世纪的欧洲战场上已经逐步淘汰了小型加农炮,尽管这种火炮可以快速装填弹药。

    但鸡肋兵器在搭配可靠的车体之后,便焕发出了自己的第二春……

    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炮塔,以及刀枪不入的车体,搭配可以连续开火的火炮,几乎就是骑兵和步兵的梦魇!

    哪怕失去动力,只能原地开火,也能给予周边的敌人以重大杀伤。

    奥斯曼苏丹易卜拉欣一世在看过坦克表演之后,便决定斥巨资引进这种神兵利器。

    昊菁皇帝同意向奥斯曼帝国出售坦克,也有自己的考虑。

    在西征军占据俄国的大部分地区之后,波立肯定会想方设法帮助某土鳖大王复国。

    这就有必要给波立开膛放血了,但大明王师不能出动。

    能够支撑西征军进攻莫斯科,已经算是到了补给的极限距离了。

    再远的话,那就是鞭长莫及了。

    不过这个小目标依然可能实现,只要奥斯曼心动了……

    所以重炮、坦克、飞艇这些高科技武器,都出现在了波兰南部的战场上。

    神圣罗马帝国此前吃过法军坦克的亏,利奥波德一世在登基之后也下令仿制了不少坦克。

    但尽管证明安装了铁板,防护能力仍然堪忧。

    因为明帝国制造的坦克装甲是用蒸汽锻压机锻造的,仿制品的铁板则是用铁匠们用n锤子敲出来的,质量决定性能……

    坦克炮对远距离目标的射击精度倒是不高,但在一两百英尺以内的近距离,那就没啥问题了。

    奥斯曼坦克与神北联军的战车对轰,其结果就是取得了近乎十倍的战损比!

    看着敌人的战车一辆接一辆的被摧毁,战壕里的奥斯曼步兵自然非常高兴,也坚定了继续固守战壕的决心,将跑路的念头抛到脑后去了。

    等到敌军步兵靠近,步兵们便在军官的命令下,开始大量投掷手榴弹。

    当然,也有倒霉蛋因为手滑或者把手榴弹磕到战壕后沿而导致“自娱自乐”的事情发生。

    但绝大部分遭殃的都是好不容易冲到阵前的神北联军的士兵,面对倾盆一般可怕的手榴弹雨,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