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待价而沽-《明末黑太子》


    第(2/3)页

    确切的说,眼下不行,四年内提货时不可能的,将提货期放宽到十年之后,倒是可以考虑。

    第一批建造的十六艘已经全部下水,都被郑芝龙买去了十二艘,卖给法国四艘。

    第二批建造的十六艘还在船坞里,预计四年可以提货。

    郑芝龙还是可以享受每艘一百万两银子的超级优惠价,之前下订了四艘,又买了四艘。

    余下的八艘,某新皇打算为登莱与天津这两大水师准备四艘。

    实际能够对外销售的,也只有四艘而已。

    法国虽然是盟友,但货款迟迟不到位,某新皇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荷兰人愿意一次支付四千万两或六千万银币的全款,就可以提走这四艘铁甲舰。

    这已经算是某新皇最大程度的让步了,还想得寸进尺的话,那就干脆自己造好了,绝对经济又实惠!

    荷兰人认为某新皇大举北伐,势必会造成财务状况吃紧,这么推测的倒是没错。

    但某新皇还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眼,被万里之外的一群土著给敲竹杠!

    就在荷兰人觉得自己还手握谈判优势的时候,某新皇卖给奥斯曼帝国一艘铁甲舰。

    单价五百万两,与卖给法国的价格等同,这算是给盟友或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的优惠价了。

    对于奥斯曼土著朋友,某新皇允许其分期付款,前三年,每年支付一百万两银子,剩下的货款在提货之前一次付清。

    这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模式了,而且对正在大力挖掘运河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财务压力并不算大。

    估计是要先将铁甲舰留在红海,等运河开通,便成为第一艘通过运河的战舰,并开往伊斯坦布尔,成为某苏丹的坐舰。

    这下可以对外出售的就剩三艘了,某新皇是不打算再冒着得罪两大水师官兵的风险,将手里的四艘船再折现了。

    就三艘,多一艘都没有!

    想等也可以,那就等上六七年时间,届时第三批同级舰便可以下水了。

    看似一批建造十六艘铁甲舰,其实每批建造周期达到三四年时间,平均每年供给的只有四艘而已。

    某新皇打算在情况允许之后,在登州兴建四到八座船坞,将天津这边的熟练造船工人与工程师调拨一部分过去。

    因为最多还有四年时间,吉野就要下水了。

    天津造船厂有十七号船坞,但跟当初一样,也是被严密封锁,严谨外人进入。

    这座船坞便是吉野的老家,等十八、十九、二十号船坞竣工之后,便一并开始建造吉野的同级舰。

    第一艘作为试验舰的吉野,计划投资便高达两百万两银子,已经接近原版该型战舰的售价了,但购买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某新皇力求尽善尽美,手里又不太缺钱,自然会要求造船厂确保质量,以便为建造后续同级舰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某新皇并不打算用建造致远的船坞来建造吉野,导致第一批吉野只有三艘。

    即使郑芝龙想要采购,单价也不会低于三百万两银子,因为这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舰。

    或许致远还拥有吨位上的欠缺,但吉野已经达到了后世中型护卫舰的标准,完全没这个顾虑了。

    吉野装甲厚、航速快、火力猛,可以说是本时代堪称完美的战舰了。

    某新皇已经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吉野一号舰的建造上,对于致远已经不那么上心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荷兰人可以趁人之危,轻而易举地敲竹杠!

    哪怕就剩三艘船了,某新皇也不打算降价!

    三艘三千五百万两,还略有上浮!

    你们不是待价而沽么?

    现在好了,跟雷车一样,咱的船不但不掉价,还能升值呢!

    想两千五百万两提走三艘船?

    抱歉,本店暂时没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

    气人不?

    觉得忍不下去,那就走人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