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安排妥当-《明末黑太子》
第(3/3)页
你想拿到其中的一隅,就得去找昊菁皇帝。
至于须要付出多大代价,那就看你的家底殷实与否了。
若是觉得一隅之地太大,一城足矣,还得去找崇祯皇帝商量。
崇祯皇帝此前都将代理权下放了,也就是卖出去了,你想买就得从这位爷手里买才行。
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直接状告昊菁皇帝,要求分得南方某些地方的代理权。
除非疯了,否则在北都,在昊菁皇帝的地盘告昊菁皇帝,这官司能赢就怪了。
此举跟主动找死没啥分别,昊菁皇帝十岁就开始监国,随后将崇祯皇帝请到了南都。
你能告赢了这位皇帝,那就算是有了通天的本事了!
这案子顺天府不会受理,三法司也不会,连赢的可能都没有。
北都不是不依赖南方商品,像茶、丝、瓷、铁这四大类商品,主要产地都是南方。
但长期供货商早就定好了,外人根本没有插足的空间和机会。
浙江茶商此前还刻意与南廷和崇祯皇帝为敌,结果被查了个底掉。
去岁又遭到了登陆英军的洗劫,随后英军逃之夭夭,这些商贾几乎血本无归。
连赔偿的可能都失去了,大明舰队打的西班牙人,英国人根本没参战。
被西夷抢去的货品找不回来,那就只能低头认栽了。
想找朝廷哭诉,朝廷早已下令退至山区。
这些商贾冥顽不灵,现在是自讨苦吃。
存活下来还能苟且偷生之人,要么投靠了崇祯皇帝,要么投靠了昊菁皇帝,要么投靠了朝廷里的某位大员。
之前投靠了昊菁皇帝的茶商此番大多数都没有蒙受损失,因为及早安排家丁收拾跑路了。
等卷土重来之后,便迅速吞并了那些家道中落之人的产业,这算是因祸得福了。
尽管昊菁皇帝将茶叶进货价压得很低,但胜在能让茶商稳定出货,有了一个可靠的重量级买家。
昊菁皇帝所辖公司的业务并不涉及茶叶,但为了多方关系的需要,会不时过分茶叶价钱,就等于干涉茶叶市场。
茶商范巧智就是昊菁皇帝在北方茶市的代言人,北都的十五家茶商则是狗腿子,对昊菁皇帝的命令莫敢不从。
南方的茶叶想卖到畿辅地区甚至草原各部落,就必须借助畿辅茶商的渠道,否则一两都卖不出去。
福建出产的茶叶在北地藩国及南洋诸岛发展起来之后,那就根本不愁卖了,镇海公郑芝龙也多了个不错的进项。
可以说去岁西夷的那次入侵,等于帮助崇祯皇帝整合了江南一带的市场,顺便铲除了不少叛逆。
那些之前投靠西夷的叛逆,在大明舰队获得舟山海战的胜利,后镇海公郑芝龙率舰队收复吕宋之后,大多数都被俘获。
现在在各地的矿场挖矿,做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除了免去死罪之外,估计这辈子是别想再出来了……
不过这些人发愁找活计的事情,被巡街的厂卫探知,旋即便报给了某新皇。
某新皇想了想,倒是有个差事可以让这些江南商贾一做。
在东北被大明王师收复之后,需要派遣大量的人手去接收辫子的耕地。
尤其是在皇太鸡已经派人开荒的前提下,务必要利用好这几百万亩耕地。
沿河的土地都可以用来种植水稻,但大明北方的农户种的多半是麦子。
只有南方,特别是江南一带的农户善于种植水稻。
商贾在乡下都有亲属,正好可以让其用上这层关系。
但凡愿意移居东北,适龄男女可免费得到五十亩沃土,老人与小孩可得二十亩。
先到的可以先挑好地方,后到的,那就只能接受被别人挑剩下的了。
某新皇打算将最好的地方都送给江南的农户,届时就能收获大量的大米了。
农户不分南北,都是被压榨得最狠的一群人。
不同于江南商贾,江南农户的日子过得也很苦。
某新皇便有意利用跑到北都的商贾,挖点江南的农户去二次开发东大荒!
那么好的土地,只用来种土豆、地瓜、麦子岂不是浪费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