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沥青道路-《明末黑太子》


    第(2/3)页

    鉴于重新建立驿站已经没多大用了,某太子也只能大力开发陕北油田了,而且这里也是大明境内目前唯一一座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油田。

    巴蜀一带也有油田,在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便介绍过,不过从那里往出运油,这油价就高了去了,某太子宁愿掏钱买陕北的油。

    陕茜巡抚左懋第到任之后效率很高,立刻派人控制了延长油田,将第一批油已经运到了京城。

    这些家伙也是聪明,还知道分段运输,陕茜当地的车夫仅仅负责从油田将油运输到陕茜与山茜的界河——黄河边上。

    等到用渡船将石油运过河之后,从山茜一直到北直隶这段路就都是老西们的差事了,不过这样也能给不少山茜百姓们找个活来干。

    帝国石油公司已经向陕茜布政司订购了二十万桶石油,每桶价格五两银子,全部现款支付,所以左懋第以及手下的一干文臣武将都对采油的热情很高。

    根据左懋第上奏的内容,由于不知道油田面积到底有多大,为了保险起见,左懋第索性将东至黄河,北到延川,西及诞安,南抵汾川水,这一片地区都给圈起来了。

    以前这里是陕北最穷的几个地方之一,不过随着朝廷大力开发延长油田,这里的富裕程度很快就会直追西铵了。

    由于刚刚着手实施大规模开采,而且今年只剩下半年时间用来组织人手,估计最多只能采出十万桶石油。

    但就这五万桶石油便足以让一群“食肉动物”眼红的了,西北本身就是大明最穷的地方,一下子有了价值五十万两银子的蛋糕,谁不会动心?

    左懋第给指定的到岸价是每桶三两银子,也就是说,山茜车夫运输一桶油能赚二两银子,刨去各项成本的话,一桶油至少能赚一两。

    陕茜油田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油田做工的青壮,平均下来,一个人卖力苦干一天也不见得能弄出多少油,经过过滤之后,五天能搞出一桶就不错了。

    可一个月干下来,起码也有五六桶的成绩,折算成银子就是五六两之多。这在陕北是首屈一指的好活计,一群劳力争先恐后的跑来采油,根本就不怕又脏又累。

    一些识文断字的家伙也看过报纸,知道脚下埋藏着取之不尽的火油,故而口口相传之后,大家也放心在油田做工了,这辈子算是有了着落了。

    在油田,劳力们都把火油称之为“黑银子”,只要从地里挖出来,那就算是挖出了银子了,意味着自己没白忙活。

    这样在油田里的一些地方自己挖油的叫“散工”,每天可将自己挖出来的油上缴给官吏称重,按采掘的重量领取铜钱。

    而受雇于官府,也就是延长油田公司的雇员叫“正工”,即正规的劳工,“正工”都在官府占据的最大、最好、最容易出油的井口工作。

    “正工”每月三两银子定死,不过管饭,有住的地方,比“散工”要稳定,但没“散工”赚的多,要是手头太缺钱就做“散工”,反之就做“正工”。

    分成两种工人也是出于无奈,左懋第知道要是刚开始就把油田正式工人的月薪定得很高,那往后的月薪只能越来越高,油田就赚不到多少银子了。

    油田、煤矿、金矿将是未来陕茜的三大进项,金矿近期是指望不上,煤矿只能在本地销售,其他地方都有煤矿。

    在陕茜境内,能够快速获得回本,而且可以大规模销售出去的也就只有石油而已,左懋第这才特别关心油田的发展。

    根据某太子提供的图纸建造的油井已经竖起来了,不过由于钻井用的钢管硬度不够,即使头上安装了金刚钻,在牲口的拉动下,也难以只能钻入百米深的地下。

    很多地方都要采用人力挖深坑的办法来采油,笨是笨了些,而且效率低下,鉴于要从无到有,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

    若是一年油田的产出可以达到二十万桶,价值六十万两银子,那的确可以解决本地很多人养家糊口的问题。

    别的不说,起码真个诞安府和榆林卫百姓的吃饭问题就不用左懋第发愁了,等于消除了巡抚大人三分之一的愁事。

    左懋第无非是多虑三大块,即陕东的诞安府,陕北的庆阳府和平凉府,以及西部的巩昌府和临洮府。

    这下诞安府有了延长油田,西边又有了金矿,只要先稳住了两头,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思如泉涌的左懋第洋洋洒洒写了几十张纸,将到任后所见所闻过的重大事宜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得某太子都犯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