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战争成本-《明末黑太子》
第(1/3)页
某太子对当下的辽西诸部以及畿辅地区的明军实在是没多大信心,指望他们能击退辫子,甚至打几个胜仗,就跟白日做梦差不了多少。
由于屡战屡败,各级将领似乎都得了“恐辫症”,野战不等交锋便会望风而逃,守城的时候也是胆战心惊,御敌比号称“柿子军”的宋军还要怂。
而且再吃败仗的话,损兵折将是不可避免的,渣明也没有再输下去的资本了,等到野战主力悉数打光,指望杂牌和新军翻盘那更是难上加难。
明军总兵力看似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能超过三十万,可真能跟辫子硬碰硬的队伍,算上勇卫营、白杆军、秦军等部,也就不到十万。
一旦这部分精锐被辫子消耗完毕,大明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上次关外精锐被重创,直接丢掉了辽东,明军只能盘踞在辽西走廊一带苟活。
这次再输一次的话,莫说长江以北部的广大地区,就算是南方都可能不保。
某太子输不起,朝廷也输不起,但是怎么才能打赢咄咄逼人的清军,每人能打包票。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坚持跟辫子打下去,那就要斟酌行事了。
朝廷无法承受五万人规模的惨败,哪怕只是损失五万炮灰也不行。
武装这个规模的炮灰,再加上所需钱粮,少说也要四百万两。
几个月之内就被皇太鸡给吞到肚子里去了,那势必将又是一次广宁大败。
就算能够支撑四个月,照此成本计算,全年便要耗费一千两百万两银子。
眼下太仓丰腴,倒是能够支持扩军备战,那也承受不了这种级别的巨额损失。
兵部尚书王家彦还是不希望倭军替大明打先锋,这未免显得朝廷过于惧怕东虏了:“殿下,若按此战术实施,我军亦可速战速决,在东虏援军驰援之前安然撤退。”
半岛地区海岛极多,海岸线蜿蜒曲折,而且多为山地,并不适合东虏铁骑在此驰骋,明军登陆之后或有胜算,所以王家彦认为没必要花钱让倭军出战。
打仗不是在纸上想想就行,这是真的要给对方开膛放血的,幺鸡对应道:“本宫事先也有此考量,不过若仅仅是在沿海袭扰,则肯定无法触动东虏,必须深入内陆二十里方可。如此一来,势必会与东虏守军与援军进行血战,每战无从做到速战速决。若是战败,则我军又将重蹈覆辙。故而本宫邀请倭军助战,若能战胜东虏,则倭军取利,朝廷取势。如若战败,则大明毫发无损,官军士气不减。”
太子的一番话倒是引起了很多朝臣的赞许,光占便宜不吃亏当然好了,谁都愿意干这种买卖。
朝廷上下都希望能在太子监国之时能够取得一次大捷,可矛盾的是大家又不想也不敢承担战败的责任。
实际上没人能承担得起五万规模的败仗,那势必又会有一批大员被下狱抄家,跟辽阳与广宁大败时别无二致。
雇佣倭军就全然没这个顾虑了,倭军战败,那也是他们的事情,与朝廷无关。倭军战胜,那便是朝廷调度得当,太子指挥有方了。
为了争取更多朝臣们的赞同,幺鸡继续补充道:“从经济角度上对比,王师若是出战五万人马,作战一年须消耗三百万两银子,粮草另算。换成倭军,只须支应其粮草,若有斩获,至多也不过两百万两银子。尊严与士气方面,适才本宫已然解释过了。因此,雇佣倭军在辽东半岛登陆,便可让东虏鞭长莫及,顾此失彼,若是倭军作战得力,达到最佳状态,东虏便无暇在今冬入关劫掠了。”
让这两家互掐,最好打到两败俱伤才好,这样渣明一下子就少了两个强敌。
户部尚书李侍问很小心自己的钱袋子,在算计支应这方面比打麻将还小心:“殿下,如若倭军怯战不前,岂不徒耗粮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