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明天子》


    第(2/3)页

    不过,在百废俱兴的背景之下。

    洪武年间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大多是以恢复为目的的。

    朱祁镇对地方修建水利,还是支持的,给吏部下的诏书之中,修建水利有功的官员在晋升之上,要提前考虑。

    可以说,这样修建水利的风潮,朱祁镇是有以推波助澜的。

    只是兴一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修建水利之上,也是如此。

    朱祁镇的本意或许不错,但是执行下来,却有太多的问题了。

    很多河流,都是流经很多府县,各府县为了自己的利益,上面堵下面截,或者上面泄洪,下面受灾。这还是仅仅是没有人掌总的问题。

    更不要说,地方政府一拍脑门就要修建水利。

    也没有什么规划,勘探。自然是有地方官,愿意亲自将探明高低上下,开劈河渠。

    但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官,不过是为了政绩,谁想以后,修建起来的水利工程,多有不便之处。甚至不能为利,反而成灾。

    这还是能力问题。

    更可怕的是,有些地方官心中所想本就不单纯。

    虽然地方府库钱粮,还算充裕,但是大明毕竟是有王法的,有御史,有巡按,地方官即便是想将银子拿进自己的腰囊之中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但是只要有工程,其中就用无穷的办法,可以将钱收入私囊之中。

    这种存心不良的工程,又能有什么效果,只是劳民伤财,徒耗民力而已。

    这种乱象,朱祁镇感受并不深,毕竟他对大明基层是什么样子,总体来说是陌生的,是隔了一层的。

    但是杨溥就不一样了。

    杨溥门生故吏遍天下,其中有不少都是地方做官,很多事情,不好直接上书朝廷。毕竟一旦上到官面之上,就必须有一个结果。

    如果是一个两个个案,也就罢了。但是如果这样做的人很多,那就是一场政治风波的开始。

    这种后果,并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想看到的。

    但是私下给自己靠山说明情况书信,就进退自如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能坐稳内阁首辅之位的大臣,都是不会是孤臣,必然是朝中某一派文官的首领人物。

    杨溥见朱祁镇听进去了,又细细说道:“工部分四司,分别是营缮,都水,屯田,虞衡,而今各地卫所屯田,本务本来就不多,归五军都督府,至于虞衡司,下属之在铸币诸事,而今可以划给户部,而今天下大工,多为水利工程,与边防事务,与宫室山陵营造。但必须登基以来,一向节俭,当不至于有大工。”

    杨溥说道这里,眼睛饱含深意的看了朱祁镇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