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要是不上心,或者不懂行,那下头的人也是能糊弄就糊弄。 所以他那一时期的东西,稀奇是稀奇,但工艺嘛,比起成化,比起清代的康熙乾隆,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齐鸣思索片刻,指了指炉内的小字,问道:“老伯,你开这价,有多少是开在这行小字上的?” 古董的价值,现今也没有一个足够严谨又绝对公平的量化标准。市场上一般是参考古董的年代,出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四项,综合考量。 这种定价,算是公允的,但目前很多玩古董搞收藏的,都在走两种极端。 一种人干脆觉得,古董就是炒作,是洗钱的工具,把古董当成一种投资理财的工具。另一种极端,那就是只要这东西足够稀奇,足够有噱头,那就贵。 眼前这件,就是这种情况。这老人定价可以说至少3分之一都是冲着那“朱寿制”几个字去的。齐鸣倒是不差这几十万,但他现在是有钱,却又不是傻,肯定不能上这套。 老人也知道齐鸣的意思,于是便自砍了一刀,220万。 但齐鸣还是摇头,甚至已经站起了身,作势要走。 “老伯,铜炉的年代到正德,这个我认。但这字到不到代,可是两说。反正我是卡不准,要不你继续等等。” 老人见他一副要走的样子,也不拦着,就好像是猎人和猎物,就看谁先忍不住。 “行了,小伙子,那你也说说,你觉得多少。” 眼看着齐鸣的保镖都拉开门了,老人还是没沉住气,出言喊住了齐鸣。 齐鸣转过身,也没走回去的意思,隔着3,4米的距离,大声道:“220万是真看不到。您要愿意180万,倒是可以谈谈。” “低了~” 嘴上是这么说,但齐鸣这价差不多就砍在了节骨眼上。这价卖,是有赚头,但比预期又低,香炉算是杂项中的一种。 玩炉的人群,并不算多,行情一直起不来。哪怕是外行都在传的宣德炉,超过千万的拍卖记录也都寥寥可数。 齐鸣报出这价,也算是让他意识到,这年轻人不但眼光够老道,对行情也是门清。鉴宝和报价实际上是两门学问。 “你也别在那站着了,我年纪大了,耳朵背,隔那么远,说话吃力。” 老人又朝着齐鸣勾了勾手,示意他过去。 齐鸣无奈摇了摇头,他觉得这应该算是倚老卖老吧,但没办法,尊老爱幼,而且谁让他对这炉又确实有兴趣呢,只能走过去。 第(2/3)页